江苏是经济大省,但矿业性资源全国最少、环境容量全国最小,资源和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作用凸显。作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江苏倡导回收利用再生资源尤为迫切,但如何才能变“废”为“宝”,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一、资源永续利用,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模式
随着我省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建立现代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将是逐步缓解我省资源短缺状况的有效途径。
有资料显示:利用废钢铁炼钢,每吨可节约标煤一吨;利用废杂铜与采用铜矿石炼铜相比,可节省能源85%,其中节电260度;利用废纸制造成品纸,每吨可节省标煤400公斤、节电510度;利用废塑料再生塑料颗粒,每吨可节煤2吨,节电5000度;回收利用一吨废杂铝,同原生原料相比可节省能源95%;回收利用一吨废橡胶,可节省能源35%;回收利用碎玻璃每吨节约标煤一吨,节电400度。
对此,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宋林飞透露:由于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也大量增加,环境的承受能力已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瓶颈。利用废钢铁炼钢,可减少空气污染86%,水污染75%,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97%;利用废杂铜冶炼纯铜可减少环境污染80%以上;利用废料造纸,可减少大气污染74%,水污染45%;利用废塑料再生颗粒,减少二氧化硫排放70%,减少氮氢化合物排放50%;利用废杂铝冶炼铝,可减少大气污染80%;利用碎玻璃生产玻璃制品可减少固体垃圾排放30%。如果把现在世界上所用办公纸的一半加以回收利用,能满足新纸需求量的75%,相当于800万公顷森林免遭砍伐。
据省供销合作总社王永根副主任介绍: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如何实现再生资源回收的产业化,对此省政府等职能部门相继出台了一批配套措施和政策,用以规范和扶持该产业的发展。省环保厅姚晓晴副厅长在2008’江苏再生资源产业高层论坛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全国范围内污染排放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江苏经济发达,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产废量日益增加。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江苏省仅电子废弃物年产生量可达50万吨,2020年则可达到250万吨。依照国际通行测算方法,发展中国家废弃物占GDP比重5%,发达国家高达10%以上。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2万亿人民币,以5%测算,各类废弃物总量已突破1000亿元,为我省资源再生产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江苏的用废需求旺盛,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以废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塑料、纸为原料生产加工的企业共1500多家,年需利用废钢铁1500多万吨,价值300多亿元;利用废铜40多万吨,价值250多亿元;利用废塑料、废纸等其他废旧物资100多亿元。全省用废需求总量700亿元以上。资源再生产业已成为江苏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对经济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经历过三个阶段后已初见成效
据了解,我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大致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期供销社独家经营→80年代以后供销(社)、物资(局)两分天下→90年代以后全面放开”的三个阶段。长期以来,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非常重视并常抓不懈,充分发挥了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的主力军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目前共拥有市场再生资源(物资回收)专业公司13家,县(区)级专业公司56家,回收网点(包括基层供销社)收购站点5000多个,再生资源交易市场15个,加工厂(场)点70多个,加工设备600多台(套),职工近5万多人,形成了遍布全省城乡的回收经营网络。省物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姚祥平向记者介绍,2007年底,全系统回收废钢铁300多万吨,废纸80万吨,废有色金属5万吨,废塑料等其他废旧物资10万吨,回收总量400万吨,年回收总值在240亿元,约占全省社会回收总值的40%左右,“苏物联”年销售突破100亿,并被列为江苏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为净化环境、减少污染、支持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行业率先作用。
江苏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蔡云清会长认为,供销合作社系统在今后的回收利用的实践中主要把以下几个方面作为抓手:
一是实行多元投资,提高再生资源行业组织程度,改变废旧物资回收行业长期存在的“组织散、秩序乱、管理差”的状况。
二是对原有的供销社再生资源企业进行改革、改制,对资产、资源、人才进行重组,逐步改变原有的“小而散,一盘散沙,群龙无首,恶性竞争”状况。在行业规范和政策法规的调控下,催生一批龙头企业。
三要提高物资回收企业经营的规范化程度,通过制度建设和内部监督,促进回收业务的规范化运作,遏制收赃、销赃以及虚开增值税发票等不法行为,在全社会重新树立废旧物资回收企业的新形象。
四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强政府与再生资源行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搞好培训,推广典型,加强行业自律,竭诚为企业搞好服务,有效推动整个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
三、专家支招,突破发展再生资源产业面临的瓶颈问题
我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兴起给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再生资源产业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对此,宋林飞院长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集中在下列五个方面:
1、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目前,全省可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150亿元左右,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2、产业管理有序性不足。由于产业管理转型不到位,经济利益多元化,资源再生产业的发展呈现出自发性、无序性等弊端。3、产业集约化程度低。再生资源企业基本上都是在市场机制调节下自发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多数企业处于粗放型经营状态。4、无害化处理环节缺失。物质循环转化率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资源再生利用过程中必然有无法利用的废弃物产生。无害化处理环节缺失已经成为今后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障碍。5、产业规范化程度较低。针对整个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法规体系,相应的回收从业准入、市场准入规则和技术标准也未颁布实施,给再生资源的分类、鉴别、贸易和利用带来困难。
如何破解这个“困局”呢?宋院长认为:要确立率先发展再生资源产业的战略,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资源再生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各级政府都要把大力发展资源再生产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为资源再生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制度、资金和组织保障;建立和扩展再生资源财政援助和专项基础,利用低息贷款、债券、新产品研发和展示费用补贴等多种形式支持再生资源企业;支持技术研究和传播,政府应激励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提高技术水平,为再生资源长期发展注入持久活力;调整产业空间布局,发挥产业聚集效应,采取专业和综合产业园区以及生态工业园的空间发展模式,使产业发展取得良好的聚集经济效应;推进再生产品的政府采购,增加政府对再生产品的购买,引导与带动市场形成对再生产品的稳定需求;积极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将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回收网点、交易市场建设纳入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引导各地建立以社区回收网点为基础的点多面广和服务功能齐全的回收网络;创新与理顺产业管理体制,解决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问题,发挥行业组织在推进产业发展中的协调、服务功能,协调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再生资源行业的管理;建立合理的价格收费政策,实行价格收费政策,有利于鼓励再生资源利用;完善再生资源产业有关法规,制定保障促进与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相关法律。
同时,他还呼吁国家相关立法部门要借鉴国际经验,抓紧研究制定《再生资源产业促进法》及配套办法和标准,明确资源再生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环节涉及的相关方面以及相关方面各自应做的工作、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将资源再生产业发展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